随着肠道微生物研究的火热进行,益生菌商品如潮水般地涌入市场。
从酸奶到巧克力,从药品到膳食补充剂,这些细菌们正在超市和药店的货架上迅速布局。
许多商家都试图告诉你,他们的益生菌是最好的。甚至,在一些商家的包装下,他们生产的益生菌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
诚然,益生菌有着不可替代的健康功效。并且,选择合适的益生菌对于许多疾病和症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过敏、乳糖不耐受、旅行者腹泻、便秘、湿疹、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高血脂、抑郁症、自闭症甚至癌症。
然而,在你急着大口吞入益生菌前,有些基本的知识是你需要去了解的。有了这些认识,你可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不同的菌种会有不同的功效;就算是同一种菌,不同菌株所产生的效果也是相去甚远的。
比如,乳双歧杆菌(B. lactis)和婴儿双歧杆菌(B. infantis)属于两个不同的菌种,在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上,后者比前者有效。
短双歧杆菌BBG-001(B. breve BBG-001)和短双歧杆菌M-16V属于两个不同的菌株,前者对于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无效,而后者是有作用的。
除此之外,不同菌株的组合,不同的剂量也会有不同的效果。
因此,当身体出现了问题,益生菌真的不是随便抓来就能用的。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进行对症用「菌」才是上策。
相对于一般的药品,益生菌是较为安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益生菌就没有副作用。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基本健康的人而言,不良反应程度往往较轻,并且一般也不会超过14天。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腹泻
便秘
腹胀
嗳气
痉挛
瘙痒
皮疹
有趣的是,这些症状可能恰恰表明益生菌正在起作用。一般而言,这些症状发生在服用益生菌的初期,随着人体的适应,这些反应也会慢慢地减轻。
但值得指出的是,虽然通常益生菌对于免疫系统是有帮助的,但对于存在严重免疫系统缺陷的人来说,益生菌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感染。尽管很少见,但已经有过由益生菌造成真菌血症、菌血症和败血症的案例。
并且,目前对于益生菌安全性的研究主要针对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细菌。对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细菌以及酵母属(Saccharomyces)的真菌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所以,在使用后几类益生菌时,需要更加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
另外,对于组胺不耐受的人群而言,需要注意益生菌的选择。有些益生菌会产生组胺,从而会导致症状的加重。这些益生菌包括:
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后两种益生菌在膳食补充剂和发酵食物中都非常常见。
另外一些益生菌能够帮助降解组胺,可能能缓解组胺不耐受的情况,其中包括:
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对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者而言,益生菌的选择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些能产生D-乳酸盐(D-lactate)的乳酸杆菌属的细菌可能会加重症状,但具体的要看患者体内过度生长细菌的类型。
3.检查标签很重要
检查菌种和菌株:我们之前说过,不同的菌株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确定适合你的菌株是重要的。许多商品标签上只给出了菌种的名称而未给出菌株的信息,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向生产商进行咨询。
检查剂量:看清楚是每粒的剂量还是每两粒的剂量;另外,注意活菌数指的是出厂时的活菌数还是能稳定起效的活菌数。
检查保存方式:看是需要冷藏(Refrigeration Required)还是可以常温存放(Shelf Stable)。益生菌的处理方式不同,需要的存放条件也不同。冻干处理的益生菌往往能常温储存。
检查过敏源信息和配料表:看是否存在可能致敏的物质。有些益生菌的生产会用到乳制品和大豆,而这些都是常见的致命源。
另外需要注意糊精、黄原胶、酵母提取物这些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可能会引起症状,特别是对于已经存在消化问题的患者。
为了促进益生菌的生长,一些益生菌配方会添加低聚果糖(FOS)、菊粉等益生元。这些益生元通常是无害的,但它们属于发漫(FODMAPs)。对于部分肠易激综合征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者来说,这些物质可能会加重症状。比如,引起腹胀、腹痛或腹泻。
我们东岚益生菌产品秉承二十年好品质,进口菌种,优选菌株。
至此,也希望您能通过我们东岚公众号学会从多方面的渠道收集信息以确保选到高品质的益生菌。
愿您选到适合自己的益生菌,从而为健康加分!
下一篇:益生菌完胜各大“药”物